东方早报:“找一家合适的并购辅导单位”

对中国车企来说,随着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实力的提升,参与海外并购主要就是为了获得更先进的技术,提升竞争力。

但是,中国车企走向海外,往往失败的多,成功的少。

失败的,比如上汽集团收购双龙汽车,比如庞大集团和青年汽车收购萨博。吉利收购沃尔沃还有待观察。

2010年3月28日,吉利汽车集团18亿美元收购了全球豪华车企业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这也创下了中国整车企业海外收购金额的最高纪录。

AutoForesight汽车咨询公司总经理张豫认为,此前舆论质疑中国车企的收购,都是质疑值不值得。而对吉利汽车,则是质疑其是否有能力做好后续经营。单从这一点看,吉利汽车就成功了。

此外,吉利收购沃尔沃后采取了“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的策略,坚决保持沃尔沃品牌的独立性,并大量雇用有海外管理经验的人才组建沃尔沃董事会,这些策略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消费者的质疑,也因此成为中国车企海外并购的重要借鉴。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收购本身是没有错误的,但是收购之前你需要看准了——你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张豫说。

这时候,或许就要考量被收购目标自身是否具备较强的技术,其业务能否给收购方带来收益,其股权结构是否清晰。

而对收购萨博来说,就有人认为,剔除卖给北汽和通用汽车掌握的技术外,萨博自身拥有的技术价值并不高,因此华泰汽车的提前退出是明智之选。

不过,即便是被收购成功,对萨博这样的公司来说,其能否较快实现盈利也是一个未知数。

中国车企海外并购有资金和市场的优势,但是也有劣势,那就是规划不够,没有专业的并购指导。

“很多中国公司在国内并购做得比较好,往往就把这种经验带到国外去,没有很好的战略规划,虽然可能了解了并购目标公司,但对目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缺乏分析和准备,这样的结果往往就会失败。”和华利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春宝说。

而张豫也认为,找一家合适的并购辅导单位看似花钱不少,但是会增大成功的系数,还是值得的。

另外,参与海外并购的中国车企中民营企业占了大多数,它们的优势在于决策快,但是更容易出现头脑发热的情况。其“饥渴”的并购心态,也容易让外商坐地起价。

现在,又一家海外著名车企在向中国企业抛出“绣球”。

道琼斯昨日援引德国媒体报道称,接近戴姆勒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戴姆勒希望在中国寻找一家新的大股东。该报道进一步称,戴姆勒首席执行长蔡澈(Dieter ZetSChe)正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投资方进行谈判,拟出售5%-10%的股权。

对此,中国企业是否准备好了?不过,对中国企业来说,比“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谋定而后动。(转载自《东方早报》2011年12月21日,新浪、网易、东方财富网等主流网站转载了本文。)

最后编辑于:2018-09-24 11:06
  • 本站声明:本站所载之法律论文、法律评论、案例、法律咨询等,除非另有注明,著作权人均为站长杨春宝高级律师本人。欢迎其他网站链接,但是,未经书面许可,不得擅自摘编、转载。引用及经许可转载时均应注明作者和出处"法律桥",并链接本站。本站网址:http://www.LawBridge.org。
  •  
  •         本站所有内容(包括法律咨询、法律法规)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意见,本站不对资料的完整性和时效性负责。您在处理具体法律事务时,请洽询有资质的律师。本站将努力为广大网友提供更好的服务,但不对本站提供的任何免费服务作出正式的承诺。本站所载投稿文章,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