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业界的知名人士把盏话创业,字字珠玑地探讨了创业者的心理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心语……
创业者心理症结探析
文/刘潇潇
时间:2003年8月20日
地点:圆缘园红茶坊
参与人员:
方 侃 上海时代创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思根 上海交大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 波 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曹晓峰 上海思库科技教育有限公司总裁
杨春宝 上海市浩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刘潇潇 《科技创业》记者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对于创业者来说,创业路途上遇到的困难更不是常人所能体会的。阻碍创业者前进的有可能是资金、团队、合伙人、市场……然而这一切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创业者心中的那个结。如果没有健康的创业心态,那么即使是企业阶段性的成功也会导致企业最终的失败。
有句活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具体到创业者身上,什么样的心态才会给企业带来成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又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寻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口?
为此,《科技创业》与几位在业界颇有声望的人士,一起探讨创业者的心理问题。
为什么去创业?
曹晓峰:作为一个创业者,我想我的体会是足够深刻的。创业其实是一个非常理性的过程,尤其在日前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企业能生存下来并继续发展是很难的。有些创业者是主动创业,是始于一种信念,一种梦想,也有些是被动创业的,是被生活逼出来的;但不管怎样,在大多数情况下,既然开始了创业,就必须要保持一种坚强的信念。我自己是为了实现心中的那个创业梦,才义无返顾地投入进去的。
方 佩:我是做风险投资的。我们接触到的许多公司都是主动创业的,在艰难的创业路上,没有一种坚强的信念是没有办法坚持下来的。因为在创业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如果没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能企业在最初的一到三年里就会垮掉。这与就业者在心态上是完全不同的。
创业者满怀壮志豪情开始创业之路,但,实际上,很有可能创业的现实状况会与初期的预期值差别很大,那么,这种情况下创业者是否能还能承受得住?这是一个需要创业者在迈出第一步时就需要从心理上和能力上通盘考虑的问题。作为投资方,如果创业者思想不坚定的话我们是不会去投资的,我们要看他是否真的想创业。我们挑选创业者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要把原有的工作辞掉。全职来创业。只有全身心投入进去,才会有可能得到成功的回报。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创业者要有事业心,赚钱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这样一种强烈的愿望,这才是创业所需的真正健康的心态。
徐 波:创业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仅凭一腔热情是不能成功的。现在中国的就业形势不好,政府鼓励大学生出来创业。但我觉得大学生创业是不够现实的,他们没有足够的经验、技术和理论指导,这样创办的企业走不了多远。
陈思根:创业之前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创业?这个问题根重要。为了挣钱而创业是不能支撑整个创业过程的。只有为了理念去创业才是正确的。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诱惑,也会不断地经历成功和失败,惟有理念能支撑创业者一直往前走而且不走歪路.无论是创业者个人还是创业企业,无论是经历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一定要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创业理念。特别是创业的核心人员,一定要有强烈的创业信念和理念,然后才能把这个信念传擂下去,形成一个团队,形成企业的信念和企业的文化。
创业的心理准备
杨春宝:从法律角度来看,创业者之间由于意见分歧和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法律纠纷非常多。很多创业者往往既是企业的股东,也是公司的管理人员或是技术骨干,这样就很容易发生劳动纠纷、股权纠纷、商业秘密方面的纠纷和其他不正当竞争方面的纠纷。发生纠纷之后,有些创业者愿意从创业的角度出发,在律师的帮助下或在相关部门的调解下,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解决纷争;可也有的比较偏执,喜欢钻牛角尖,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够理智。我们认为:当事人的意见当然应该尊重,但最好还是从创业的角度考虑,提出总体的解决思路。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把最主要的时间放在事业当中,而不是种种的争吵和纠纷。
在我所接触的众多案例当中,我总结得出:创业者创业失败可能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有一点是极为引人关注的,也是刚才提到的创业者之间种种纠纷产生的原因,就是创业者单凭一腔热情,或者说是一时冲动来创业,对创业缺乏一种总体的很好的规划和设想。创业开始时没有用一种规范的法律文件来把各种事情规定下来,在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已经没办法规范了。
所以,我往往会建议初创业的朋友,“先小人后君子”,有些规则先行规范下来,特别是公司的章程,还有其他一些像知识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诉讼权等等,这样会避免和化解很多纠纷。创业一定要有防范意识,把工作做在前面。法律并不是万能的,而且一旦需要法律来解决问题,就如失火之后的救火,不管如何努力,肯定是会有损失的。
曹晓峰:刚才大家谈到创业的先决条件问题,而杨律师淡的是合伙人如何用法律规范彼此利益的问题。因为我是创业者,刚才你们所提到的情况我都有亲身体会,而且我为这些事情也付出过很大的代价。我以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心志。我当时的心态就比较好,尽管我和创业伙伴之间有诸多分歧,但我始终觉得是他为我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实力也得到了证明,保持了一种平衡健康的心理,最终大家好聚好散。
所以,我还是要说,对创业而言,一种创业的观念和信念是最重要的,创业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目标,挑战自己。有了这样一种创业的信念,也就会有一种健康的创业心态:作为创业者,可能会付出很多,但关键在于这样的一个创业的过程——开创事业的同时也获得了历练和经验,获得了更多的有形无形的资源。
说到创业伙伴纠纷的问题,我以为,创业如果要成功,就必须要有一个规范。如果股东之间的利益没有从一开始就规范好的话,那公司的内耗对创业的阻碍便会远远超过外界的困难和干扰。创业无非就两种结果,一种是赚了,大家怎么来分红:另一种是赔了,大家怎么来认账。我们要找的伙伴应该是那种既能够共患难又能够共富贵的人。我总觉得创业最难的,不是缺钱,也不是缺项目,而是缺真正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
陈思根:曹总的分析根精辟。根据我做过的很多投资来看,的确,创业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支撑创业过程的理念,尤其是创业团队中的核心成员。一定要有这样一种创业的理念,并不断地向自己的团队灌输。
还有一点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创业还得要有创意。创意从哪里来?只能从市场来,从消费者群体中来。只有从市场出来的创意才是真正适合创业的创意,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场意识。
第3点,创业要有一个很好的团队。现在很多人组建创业团队,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总以为一个企业CEO,CTO,CFO等是必不可少的。于是,找个学管理的做CEO,找个学技术的做CTO,找个学财台的做CFO,以为这样就能让企业现代化的运作起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创业团队班子里的成员应读是理念相近,相互信任、沟通有效的忘同道合者,至于他们是学什么专业、会什么技能并不是决定性的。创业者在团队心理上一定要有很好的包容性,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只要大家能求同存异,共同为了一份事业努力奋斗,创业就有可能走向成功。比如我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先看合伙人之间的价值观是否相统一,股东之间能不能合作一致。如果股东之间的理念不一致,对企业是最致命的。
第4点,创业者和创业团队还要有契约意识、规则意识。创业会成功也会失败,创业伙伴之间有权益也有责任,所以在创业初期的准备工作中就相关问题签订明晰的合同和协议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契约,就要依靠契约来解决问题,所以,在具备契约意识的同时,还要有一种遵守游戏规则的规则意识。
徐 波:从刚才几位的谈话中我可以总结出几点:一个企业要创业成功,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团队和好的经营者,领导者;其次要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既包括企业的经营模式,发展模式,也包括企业里股东间的契约和规范性的东西。
我想补充一点,创业者的企业战略意识也是很重要的。创业不只是为了能在短期内赚点钱,而是要开创自己的事业,体现自己创办企业的价值。这个价值不光是企业有形的资产或者说现金,还有很多无形的东西,像团队的配合,企业的文化,企业的信念,包括企业战略发展的眼光,还有创新意识,包括技术、管理、理念的创新,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创业者更需要具备这种战略发展的意识,否则真的很难成功。
陈思根:从我的经验来看,创业者还有一个心理准备就是要有共患难的意识。创业之初大家都应该想一想,碰到团难怎么办?在遭遇挫折的时刻,团队里肯定会有叛变青的,这时作为创业者一定要信念坚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因为别人的变卦而轻易动摇自己的创业信念。
我还碰到有些创业者,特别喜欢抱怨,怨团队,怨环境,怨他的台伙人投资者,这是很不健康的心态,是创业者应该剔除的。在失败时抱怨连连,说明他们心理素质还未过关,缺乏正确的创业理念和信念。我们提倡创业者要培养自己独立创业的精神,消除依赖心理。尤其是团队的核心成员,应该团结每一分力量,多做事而少说埋怨的话,事业才可能成功。
徐 波:的确,报多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产生抱怨。从心理上说是很正常的,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但从客观上来看,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因为抱怨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更容易给自己找借口,认为是外界、客观因素导致失败。其实我觉得更多的应该从主观上,从自身出发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企业成功时该怎么办?
陈思根:面对成功的时候,要戒除骄躁的情绪。有些企业在顺境时更容易产生骄傲和盲目的心态,有些创业者在企业刚开始有赢利时,野心就变大,拼命想往外扩张,想搞多元化,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其实这是心理素质差的表现。所以创业者—定要时刻想这样的问题,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能不能找到这样的资源和合作者,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和物就不要去做。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诱惑很多,譬如说政府承诺给他们多少优惠政策,或者说给他们一块地,要他们做大做强,往往很多企业就会被这些承诺冲昏头脑,盲日乐观起来。
徐 波:我特别支持陈博士的观点。企业成功的时候是特别危险的时候,很容易盲目,所谓“一俊遮百丑”,可能某一方面成功了,其实企业管理等各方面部可能存在诸多问题,一旦市场形势发上变化,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企业很快就会垮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当初的旭日集团,还有美国的傲创,等等。所以在成功时要特别注意对形势有客观的认识。对于搞多元化,很多人总以为,什么钱都可以赚,但事实上他们没有意识到,很多钱跟他们是没关系的,有些钱不应该是你去赚的,或者是你赚不到的。你只能赚你该赚的钱,想赚所有的钱是不现实的。
方 侃:这也回到了我们一开始所探讨的话题,就是关于创业所应具有的理念和信念的问题。创业并不是单纯为了盈利,为了赚钱,而应该上升到开创一番事业,有事业心去体现自我价值这样的高度。有了这样的信念支撑下的创业才会更有方向性,在面对诱惑时才会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样的事,不会盲目乐观,头脑发热地去做—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在遇到困难时更会柯一种包容的心理。如果是锱铢必较的人,在遇到矛盾时只会想着自己会得到多少利益,而不会去想成就大的事业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曹晓峰: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创业者的心理问题,其实这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用两个模式解释一下,请大家一起来探讨。
首先: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从大的层面来讲是人格的发展过程。我觉得,创业者应该具备人格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像刚才提到的有些创业者在成功后很骄傲,认为自己无所不但遇到挫折后焦躁不安,悲哀沮丧等等,就是因为他的人格不稳定。
我们来讲一个“人格图”的概念。它最底下一层是气质,第2层是认知,第3层是性格,第4层是能力,最高一层是价值观、信念和信仰。一个人的人格是随着年龄逐步发展的,而信念又是其中最高级的,对下产生影响的心理能也是最高的。有些创业者没有一种创业的信仰和信念,换句话说也就是人格不完整,跟这样的人合作创业是注定会失败的。孙中山讲过一句话,“思想、信仰、力量”。作为创业者就要有一种创业的信仰,这种价值观和信仰跟—般的工薪阶层是肯定不同的,能否接受这种价值观对于能否创业成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创业并不是始于一种能力,一种愿望,而是始于一种信念和价值观。
来讲另外—个模型。—个组织或者—个个人,它要怎么起作用的?我们现在流行一个词,叫“经营绩效”。而绩效是由行为产生,不同的行为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再往深层看,行为的背后又是什么?行为背后是动机。团队和创业者的理念、信仰,其实都是一个动机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创业?”
问题最终落在:导致动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决定动机的因素有3个层面:最低的一层是知识、技能和经验——“我懂得创业该怎么做,所以我去创业”;第2个层面是学习、思维和创新的能力——有些知识未必能全知道,但可以通过学习、思考去获得;最高的一层是态度、观念和信仰——对创业的一种态度、观念和信仰;这3个层面都会决定动机,但它们又会相互影响,而且能量是逐级加强的。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要有信念,信仰。
所有的成功中,包括拿破仑•希尔,卡耐基还有克拉克,强调的都是这3句话:“态度决定结果”,“观念左右命运”,还有一个,“信仰就是力量”。有了正确的态度,有了信仰和创业的观念,其他一切都不成为问题。
结束语
时间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悄悄地流逝,几位嘉宾谈兴似乎愈来愈浓,无奈时间紧促,沙龙只能收尾。
创业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创业者是我们永远关注的群体,在与嘉宾们有力的握手中和他们意犹未尽的神情中,我们分明感到了一种责任和使命。作为“创业者的精神寒园”,《科技创业》杂志惟有先创业者之忧而忧,永不停步地探索在这漫漫的创业路上。
(本文转载处《科技创业》2003年第9期)